小儿积食怎么办?医生教你推拿小妙招
何谓积食?
积食,是指小儿内伤乳食,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疾病。
主要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腹部胀气,舌苔厚腻,晨起口气酸腐,大便酸臭为特征。
积食,主要由于家长喂养不当造成。
中医讲“脾为后天之本”,何为此说?
胎儿在母体内时靠吸收母体营养为主,并不需要脾胃的运化功能,出生后,需要汲取母乳或奶粉中的养分为生,此时,脾胃的运化机制开始启动,所以,小儿的脾胃运化功能是出生后慢慢发育健全的。如果这过程中,脾胃功能受到损害,将影响后期的生长发育。
由于小儿的脾胃功能没发育健全,他的消化吸收功能就受到限制,这一阶段,并不建议家长过量喂养,一旦幼儿出现饱食现象即停止进食,不可认为幼儿阶段进食越多越好,会适得其反。
小儿积食怎么办?
中医院针灸推拿科主治中医师徐宇琼指出,临床治疗中碰到很多因小儿积食来院治疗的,往往一开始小儿积食的时候家长没有及时引起注意,一旦出现积食现象,建议家长尽快予以推拿手法介入,积食越久会导致脾胃功能越受损,后期治疗疗程延长。日常,家长也可以在家给孩子做简单的推拿,补脾经、揉板门、清胃经、清大肠、按揉足三里、顺时针摩腹、推四横纹等手法均可消食导滞,理气调中,治疗积食。
一、补脾经及揉板门:可以健脾和胃、消食化积,改善孩子积食症状。脾经位于拇指桡侧,由指尖推向指根,推200次左右,板门位于大鱼肌处,揉三分钟左右。
二、逆运内八卦及推四横纹:可降胃气,止恶心、呕吐,理中行气、化积消胀、退热除烦。逆运内八卦,以孩子掌心为圆心,以圆心到中指指根2/3距离为半径,逆时针画圆,内八卦就在圆圈上,逆运200次左右。推四横纹,在孩子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指根处来回推,推200次左右。
三、清大肠经:大肠经位于食指桡侧,由虎口推向指尖推300次左右,具有清热、导滞的功效,能改善孩子积食、便秘症状。
医生简介
徐宇琼,主治中医师,擅长运用小儿推拿手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小儿疳积、咳嗽、便秘、过敏性鼻炎、哮喘及手法调理脾胃、增强机体免疫力;擅长运用针灸及超微针刀治疗女性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