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综合自人民日报微信、中国中医药报、生命时报等
春季养肝
民间早有“春宜饮花”之说,从养生保健角度来讲,春天宜喝这三杯茶。
1
茉莉花茶
茉莉花香气清婉,馥郁宜人。茉莉花茶,有“在中国的花茶里,可闻春天的气味”之美誉。
春饮茉莉,可以提神醒脑,有“去寒邪、助理郁”功效,是春季饮茶之上品。
喝法:取花茶3克,放入杯里,用初沸开水稍凉至90℃左右冲泡,随即盖上杯盖,以防香气散失。
也可取茉莉花茶2克,柠檬半个,蜂蜜适量。柠檬切片后与茉莉花茶以80摄氏度的热水同泡,稍凉后加蜂蜜调饮。
2
玫瑰绿茶
此茶具有促进代谢、抗氧化、理气解郁的功效,对于血液循环不畅、情绪抑郁有缓解作用。
喝法:取1茶匙玫瑰花瓣和2茶匙绿茶,加入80摄氏度的热水冲泡即可。
3
玫瑰菊花茶
此茶具有疏肝解郁、散风清热的功效,对于肝气郁滞引起的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症状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喝法:取玫瑰花6克、菊花2~3朵,沸水冲饮。
在春季保持较高的运动量,更有利于机体适应春季的升发之象。推荐几款护肝小动作:
1
擦两胁
直立站稳,双脚分开,与肩同宽。放松身体,双臂张开,将双手掌面紧贴胁肋部皮肤;先深吸一口气,然后双手沿两胁自上向下缓慢推动,同时缓慢呼气,嘴唇微微撅起,吐“嘘”字,配合双目睁圆。注意擦两胁的速度宜均匀和缓,压力平稳适度,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同时操作过程中配合深呼吸并口吐“嘘”字。
该动作具有疏肝泄浊、调理气机、清肝明目的作用,可缓解肝郁气滞所致的情志不畅、胸闷不舒、胸胁胀满、目赤昏花等症状。
2
伸懒腰
伸懒腰可以拉伸身体两侧、后背肌肉,促进周身血液循环,推动气机运行;可缓解疲劳、肌肉酸痛,改善肝郁气滞导致的胸胁胀满不适、腰腹疼痛等症状。
3
体侧屈
站立位,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左手置于腰间,右臂上举贴于耳前,身体逐渐向左弯曲;弯曲至最大限度时保持5-10秒,使左侧肝胆经充分拉伸,然后身体逐渐恢复中立位,同时双手自然垂于身体两侧;同法身体逐渐向右侧弯曲,拉伸右侧肝胆经。
体侧屈可以拉伸两侧胸胁部和肝胆经,使气血运行通畅,缓解肝郁气滞导致的胸胁胀满不适、腰腹疼痛等症状。
1
推膻中
膻中穴位于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
直立或取坐位,周身放松;以一手拇指置于膻中穴处,做上下推捋或按揉,持续约30秒。部分人在推捋膻中穴时会出现局部疼痛感。推膻中可梳理胸部气机、宽胸理气,缓解因气滞不通导致的胸闷、胸痛、胸胁不适等症状。注意在推捋膻中穴时要用力轻柔,以防损伤局部软组织。
2
揉太冲
1
杞枣鸡蛋汤
做法:选用枸杞子30克、红枣10枚、鸡蛋2个;将枸杞子洗净,红枣洗净去核,一起放于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烧开后,加入蛋液煮熟,调味即可食用。
此款药膳能补肝肾、健脾胃、滋阴润燥、养血除烦,适用于肝肾亏损、脾胃虚弱以及慢性肝炎人群。枸杞子性平、味甘,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红枣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2
丹参黄豆汤
做法:选取丹参10克、黄豆50克、蜂蜜适量;把丹参洗净,黄豆用水浸泡1小时;将两者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煲汤,至黄豆烂,拣出丹参,加蜂蜜调味即可食用。
这款药膳可以补虚养肝、活血祛淤。丹参味苦微温,能活血祛淤、安神宁心;黄豆能健脾宽中、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利于补虚养肝。
3
红枣花生汤
做法:准备红枣50克、花生80克、冰糖50克;将红枣、花生洗净,同放砂煲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至花生熟烂,加入冰糖再煲片刻,即可食用。此汤具有养肝、补脾和胃、养血止血的功效。
情志状态是肝脏疏泄功能正常与否的关键因素。中医认为怒伤肝,发怒、生闷气都易使肝气郁结,导致气郁化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肝火”,引发血压升高、头痛、头晕、中风、神志不清等肝火上扬的症状。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要多亲近大自然界,置世俗于身外,顺应自然,做到平和心态,把得失看淡了,自然“云淡风轻”。学会释放,在遇到不满意或不开心事情时,要勇于表达或向别人倾诉出来,不要把事情都放在心里,只有“郁”出来了,自然便不会“结”了。
编辑:王迪
中国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