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您的位置:首页 健康常识 健康教育

石膏固定健康宣教

发布时间:2017-04-10 09:50:56    本文出处:

【相关知识】

1.石膏的特性

1)医用石膏是天然生石膏脱水而成为熟石膏。当熟石膏遇到水分时,可重新结晶而硬化。在骨科病人的治疗中,就是利用石膏的此特性,制造所需要的石膏模型,以达到固定骨折、制动肢体的目的。(2)一般石膏粉从浸湿到硬固定型需10-20分钟,石膏包扎后从初步硬固到完全干固需24-72小时。

(3)石膏的X线通透性较低。

2.石膏的类型

(1)石膏托。用于四肢长管状骨折及四肢软组织损伤的暂时固定。

(2)石膏管形。用于四肢骨折固定或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

(3)髋人字形石膏。用于大腿部骨折的患者及应用于某些矫形术后,如股骨截骨术、舰关节融合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髓关节脱位等。

(4)石膏背心。用于脊柱损伤、结核或脊柱融合术后。

(5)肩人字形石膏。用于肩部、肘部及臂部骨折术后。

3.石膏应用的适应证

(1)骨折整复后、关节损伤和关节脱位复位后的固定,保持肢体的特殊位置。

(2)骨与关节急慢性炎症的局部制动。

(3)作为患部牵引的辅助措施。

(4)周围神经、血管、肌健断裂或损伤,手术修复后的制动。

(5)预防畸形及矫正治疗。

(6)制动肢体的石膏模型。

4.石膏应用的禁忌证

(1)全身情况差,如心、肺、肾功能不全或患有进行性腹水等。

(2)患部伤口疑有厌氧菌感染。                                        

(3)孕妇禁做躯干部大型石膏固定,如石膏背心等。

(4)年龄过大、过小或体力衰弱者禁行巨大型石膏固定。

5.石膏固定术的常见并发症

(1)骨筋膜室综合征。石膏硬固后内容量无弛张余地,因此,如果包扎过紧或肢体出现进行性肿胀时,可造成肢体(尤其是上臂或小腿肌群)骨筋膜室综合征,出现肌肉缺血、坏死,进而发生缺血性肌挛缩,甚至肢体坏疽。

(2)压疮。石膏绷带包扎压力不均匀,使石膏凹凸不平或关节塑形差所致,也可因石膏尚未凝固定型时用手指支托石膏,或将石膏放在硬物上,造成石膏变形。上述原因使石膏内壁对肢体某固定部位造成压迫,进而形成压疮。

(3)废用性骨质疏松。大型石膏固定范围广泛,固定时间长,即使进行功能锻炼也容易发生废用性骨质疏松,这是由于大量钙盐从骨骼中逸出而进入血液并从肾脏排出,由此不仅容易造成泌尿系结石,骨质疏松本身也不利于骨质修复和骨折后愈合。

(4)关节僵硬。因受伤肢体长时间固定而忽略了功能锻炼,会使静脉血液和淋巴液回流不畅,患肢组织中有浆液纤维性渗出物和纤维蛋白沉积,使关节内组织发生粘连。同时,关节囊和周围肌肉挛缩,关节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

(5)化脓性皮炎。因固定部位皮肤不清洁,有擦伤及软组织挫伤,或因局部压迫而出现水疤,破溃后可形成化脓性皮炎。

【检查指导】

X线检查

1.意义①人院后行X线检查,以显示骨折部位、类型和移位方向。②石膏固定后行X线检查以了解骨折石膏固定复位后的情况。

2.注意事项协助患者取正确体位,搬动轻稳,搬运病人时用双手平托患肢,以免石膏折断。

【饮食指导】

进食高热量、高蛋白质、富含纤维素、粗纤维的食物,如肉类、水果、蔬菜等。少量多餐,食物讲究色、香、味俱全,以促进食欲,防止便秘。

【术前指导】

1.首先做好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护理,向患者家庭成员或其他有关人员介绍石膏固定的目的,制作的基本步骤和石膏固定护理。尽量简明、清楚的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消除患者的顾虑,配合治疗。

2.对有伤口的伤肢应做好伤口护理,同时将肢体或躯干清洗干净;并按石膏制作肢体部位放置合适的体位。如上肢石膏:通常让患者仰卧,肩部外展90,肘关节屈曲90度,手指举起朝向天花板;下肢石膏:制作短腿石膏时选择坐位;长腿石膏或管形石膏时选择仰卧位。制作短腿石膏或某些长腿石膏时也可使用带有金属板的脚凳,便于关节保持中立位。

【术后指导】

1.一般护理  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解除病人的心理负担;石膏固定后,协助病人做好生活护理。

2.预防石膏变形  为加快石膏干固,可用烤灯照射或以电风扇吹干。石膏未干前①要用手掌平托石膏固定的伤肢,禁用手指抓捏;②若病人要变换体位,切勿牵拉、压迫,要给予适当的扶持;③不可将石膏固定的肢体放置在硬质床板或地面上,不可在石膏上放置重物,以免引起石膏变形压迫血管、神经、软组织,使肢体出现缺血坏死。石膏干固后脆性增加,容易断裂,搬动时切忌对关节处施加成角力量,而应平托加以保护;对刚刚施行石膏固定的病人应列人交接班项目,进行床头交接班。

3.密切观察固定肢体远端的血运、感觉和运动情况

(1)石膏固定后,要用温水将指(趾)端石膏粉迹轻轻拭去,以便观察。

(2)抬高患肢,上臂患肢高于心脏,下肢患肢高于臀部,可预防和减轻水肿。

(3)早期可做被动活动,按摩,帮助退肿,鼓励患者进行未固定的关节活动及石膏内肌肉舒缩运动,以利于静脉及淋巴液的回流,消除肿胀。

(4)每天评估肢体末端,观察是否有肿胀、麻木、烧灼或冰冷等现象。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在受压部位开窗或更换石膏。 

4.预防压疮、组织坏死和疼痛发炎

(1)石膏边缘修理整齐、光滑,使病人舒适。

(2)注意观察石膏边缘有无卡压皮肤和摩擦肢体现象。

(3)嘱病人不要将任何物品伸人石膏内,以免刺伤皮肤。

(4)协助病人定时翻身变换体位,保持床单被褥清洁、平整、干燥、无碎屑,以预防未包石膏的骨突出部位发生压疮。

(5)疼痛是压疮的最典型症状,如有局部压迫症状或石膏内有腐臭气味,说明石膏内有压疮,并已形成溃疡发生坏死,应通知医生及时进行开窗处理或更换石膏。

5.预防石膏综合征

(1)石膏背心包扎过紧,患者进食后出现以急性胃扩张为主要特征的一系列生理改变。主要表现为:进食后胃容纳与扩张,发生腹痛、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一般无胆汁。

(2)护理措施:石膏包扎时,胸腹不宜过紧,应在上腹部开一石膏窗或留出一定的空间,嘱患者不要进食过饱,食用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若发生恶心、呕吐、腹胀、腹痛、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等症状,应立即剖开石膏,给予胃肠减压和补液治疗。

6.预防骨折固定丧失  骨折固定丧失主要表现为:石膏与肢体皮肤间隙大,肢体在石膏内活动不能正确地保护固定骨折部位,可导致骨的延迟愈合或骨不连。

护理措施:

(1)对肢体肿胀不明显者,制作石膏时适当加压。

(2)经常检查肢体肿胀情况及石膏与肢体皮肤间隙变化,肿胀消退者应重新更换石膏。

7.保持石青清洁。

8.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废用性骨质疏松及关节僵硬

①于石膏固定的当日就可指导病人做石膏内的肌肉舒缩运动。

②石膏完全干固后,指导病人进行未固定关节的功能锻炼。③病情允许时鼓励病人下床活动,可先在床边站立,再扶拐杖短距离行走,循序渐进。④石膏拆除后可每日数次按摩肌肉,并加强对固定关节的功能锻炼。

【出院指导】

1.在整个石膏固定期间,为防止肌肉萎缩与关节僵硬,除固定关节外,凡不被限制活动的部位都要保持活动,进行锻炼。

2.出院后,首次3天,以后1周,定期复查,了解骨折对位情况,直至骨性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