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您的位置:首页 健康常识 健康教育

春节期间饮食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14-01-28 09:53:09    本文出处:
 新春佳节,届时亲友聚会、盛宴不断,也是放开肠胃、尽情享受美食的时候,很容易引发上火。平时各家各户也会购置许多零食作为年货。在大家开怀畅饮之际,请避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专家提醒,节日养生,饮食还需注意“灭火”。
  现在天天都能吃到大鱼大肉,人们已不再盼望过年时打打牙祭,但鸡鸭鱼肉仍是过年时餐桌上的主角,荤食吃得太多,自然容易造成消化系统负担过重,导致消化不良,甚至可能引起一些慢性病人旧病复发。因此,荤菜应多选用脂肪含量少的肉类及鱼、虾,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深海鱼、兔肉、羊肉、鹅肉、鸭肉等。
  同时,要注意和素菜的搭配,选用抗氧化能力强及叶绿素、维生素C、纤维素含量高的蔬菜,如芹菜、紫甘蓝、芥菜、菠菜、青椒、西红柿、黄瓜、萝卜、蕈类、薯类、豆类、杂粮等。这些蔬菜有利于消除人体内的自由基,并能促进胃肠蠕动,使动物蛋白在体内代谢所产生的一些有毒物质尽快排出。
  总的饮食原则是,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蔬菜类∶菌藻类为1∶1∶1为宜,既要保证食物的多样化,又要满足口味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应尽可能少摄入收敛性强的食物,如山药、胡萝卜、栗子等,以减少便秘的发生。另外,可多吃有助于消化的食物,如生食萝卜可促进消化,防止积食;木瓜汁含有木瓜酵素,能加快动物蛋白的分解,促进脂肪代谢;葡萄酒、山楂汁也有消食的功效;酸奶含有丰富的益生菌,对改善肠道功能,防止便秘相当有效。
  春节饮食原则:
  1、吃得过“热”会上火
  从年三十到年初五,行程早已安排得满满当当。不是走亲访友,就是饕餮盛宴,已让大家期待不已。不少荤菜都是热量很高的食物,再搭配美酒更是“雪上加霜”,同时像花生、瓜子、坚果等零食,也是热量很高的食物,吃上100克,就等于吃了500克米饭。因此,吃多了高热食物,还会上火。
  春节期间,可以通宵打牌、唱歌,不少白领已经早早安排好节日计划。据中医分析,如果晨昏颠倒,尤其是晚上23点至凌晨3点不睡,容易导致体内阳气持续亢奋,引发“上火”症状。不少人喜欢参加各种通宵娱乐活动,不仅打破了日常生活规律,室内活动增多,室外活动减少,结果频频上火。
  2、吃点“去火”蔬菜
  春节期间,建议多吃点去火的蔬菜,比如:冬瓜、蘑菇、苦瓜、豆芽、百合、银耳等,这些和肉类搭配能降火开胃、清热解毒。此外,饭后还可吃点去火的水果,比如:苹果、梨、橙子、西瓜等,而榴莲、龙眼、橘子、荔枝等热性水果要少吃。节日饮料应以清淡为主,比如:绿茶、菊花茶、苦丁茶、乌龙茶、薏米水为饮料首选。还要少吃生火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甜食及热性食物等。
  3、吃得过“荤”易便秘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过年过节时对每样美食都不放过,拼命地吃,但不久却遇到了“只进不出”的情况,不仅肚子撑得很难受,而且还影响食欲。
  据分析,这是春节期间人体内油脂增多、运动减少的缘故。在餐桌上,丰盛的鸡鸭鱼肉和山珍海味让人大饱口福,但过量食用会导致胀气、消化不良、便秘、痔疮等频发。再加上,一些人节日期间不注意运动和休息,导致体内毒素淤积。倘若这些毒素不被及时排出,可能给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4、吃点粗纤维来调节
  春节期间,可以多吃点蜂蜜、酸奶、粗纤维蔬菜、香蕉、黄瓜等食物来调节饮食,同时注意生活规律、合理运动,还应多喝水,一般情况下可预防便秘发生。苹果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每天早、晚空腹吃苹果1~2个,治疗大便燥结,若是常吃效果更加。
  5、吃得过“撑”引发消化不良
  春节期间,最开心的就是胃肠道,因为各种山珍海味、风味小吃都能尝遍;但最遭罪的想必也是胃肠道,长假期间每天暴饮暴食,其后果就是消化不良、肠胃不适。此外,饮食不规律在节后上班也不能马上适应,则会出现明显的食欲不振,甚至精神倦怠,还可能伴有恶心感等。
  6、食物中存在的隐患
  专家指出,一般说来,人们平日经常食用的各种食物是不存在安全隐患的,但现代新技术在促进食品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影响了食品的品质和口感,环境恶化导致农牧渔产品受到污染,还有一些不法分子使用有害化工制剂处理农、副、鱼类产品等,这些因素都将影响食品安全,虽然食品安全的总体情况在好转,上述情况并不常见,但了解了这些情况,消费者就可以在购买相应食品时有所挑选,小心选择。
  7、集中采购请勿大意
  虽然平时的食品市场就非常丰富,但很多人还是改不了春节集中采购的习惯。新健康提醒您,人们在这个时候购物没有平时挑选得仔细,一些有问题的食品也就乘虚而入。而商家在大批量进货时,也有可能放松对商品保质期等方面的严格检查,因此,消费者购买时应注意把关。
  对购买食物的地点选择也应注意,应尽量去大超市、便利店、正规的商场,而不要购买小商贩的商品。即使是在超市等比较有保障的地点,也应该选择那些质量信得过的知名品牌的食品。
  8、餐具选用莫忘安全
  餐具的材料是食品安全的一大隐患。家庭主妇在居家生活中要对餐具材料本身具有的毒副作用有所了解。一般说来,陶瓷制品在餐具中毒性最小,但如果色彩非常鲜艳或带有彩饰可能含铅量过高;铝制餐具无毒,但长期使用有可能导致老年痴呆;铁制餐具毒性不大,但切忌使用生锈的铁制餐具;不锈钢餐具有微毒性,其中含有的镍、钛对人体有害;购买塑料餐具应尽可能选择没有图饰或图案较少的产品。
  9、制作过程重视细节
  专家认为,制作是保证食物安全的重要程序,有一些细节需要非常注意。在食物加工过程中,手、器皿和切菜板、抹布等可能被生鲜食物中的细菌污染。因此要用肥皂把手洗干净,至少在温水里洗手20秒钟。手要用纸巾擦干,以防细菌留在手上。厨房用具的表面都要用消毒剂和餐巾纸擦洗干净。盘碟洗后用餐巾纸完全擦干,防止细菌繁殖。
  肉类食物在制作前需要化冻,冰箱里的肉类要有足够的时间化冻,不要让化冻后的水流到别的地方或食品里。最好将需要化冻的食物放在一个盘子里,上面盖一张餐巾纸,让化冻的水由餐巾纸来吸干。
 10、烹制食物既熟又透
  生吃是现在流行的一种饮食习惯,我国传统饮食中也有生吃食物的习俗,但以生吃新鲜蔬菜为主,而生吃肉类是从西方传入我国的。但以肉类为例,如果烹调温度达不到100摄氏度,就不能杀死肉类食物上的寄生虫和病菌。
  此外,食品加热不透,寄生虫也能存活。如人们吃涮火锅、海鲜、烧烤等,最容易使食物处于半生不熟的状态,这时寄生虫卵最为活跃,食用后被感染的几率很高。烹制不熟的扁豆、加热不透的豆浆都有毒素存在,食用后会中毒。因此消费者不要盲目追求生食的饮食方式。
  11、暴饮暴食隐患大
  一提春节期间暴饮暴食,人们都会不以为然,总觉得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怎么还会有人暴饮暴食呢?其实暴饮暴食不仅仅是人们超量食用,更是指人们暴风雨式的进食方式。春节期间,亲朋欢聚,往往情绪兴奋,感情波动。但过度的兴奋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往往引起疾病,因此,春节期间保持情绪稳定,心理平衡,心境平和,精神愉快,有利于饮食健康。
  12、饮食原则以清淡为宜
  节后要逐步恢复正常的饮食规律,加强饮食方面的调理,原则上以清淡易消化、少油腻油炸食物、少生冷食物、少辛辣刺激或过咸食物为主,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同时注意粗粮与细粮之间的搭配,增加新鲜蔬菜的摄入,餐后适当进食水果,吃些新鲜肉类、鱼类、蛋类促进体力恢复,但要少吃薰制品或咸制品,比如:薰肉腊肉。
  13、吃得过“冷”伤肠胃
  春节期间是肠胃炎的高发时期。俗话说,“病从口入”,吃得不干净、不卫生,都可能诱发肠胃炎发作。节日里走亲访友,顿顿大餐,油腻食物难免吃多,不少人尤其是孩子又爱喝碳酸饮料,喜欢吃零食,结果冰镇饮料一刺激,胃肠道的抵抗力自然就下降了,给各种病菌以可乘之机。
  不少人还习惯把饭桌上剩下的食物打包回家,但如果隔夜食物保存不当,容易诱发肠胃炎。特别是生食和熟食要分开储存,食用前要彻底加热、煮熟,尽量不吃生食,慎食凉拌食品。
  14、少吃过冷过硬辛辣食物
  “饮食不过量,冰箱不库存”,是春节期间预防肠胃炎的好方法。合理饮食应做到饮食规律,少吃大鱼大肉,特别是不要贪烟酒,避免吃过冷、过硬、过于辛辣的食物,可减轻肠胃负担。一旦出现腹泻等症状,体内电解质就会失衡;如果腹泻严重,出现脱水、体重迅速下降等情况,应尽快上医院救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