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产中药】“浙八味”之温郁金
温郁金为姜科姜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其块根、根茎根据不同方法可加工成3种不同药材:块根煮熟晒干称温郁金;主根茎煮熟晒干称温莪术;侧根茎鲜纵切厚片晒干称片姜黄。
1、性味功能
·
温郁金,味辛、苦,性寒。归肝、心、肺经,具有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等功效。
·
温莪术,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的功效。
·
片姜黄,味辛、苦,性温,归脾、肝经,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功效。
2、产区及产业基本情况
3、初加工
·
温郁金将块根放置锅内,加适量清水或已煮过的原汁,煮约2小时;拣较大的一颗折断,用指甲掐其内心无响声或呈粉质即可,捞出沥干,摊放竹帘上晒干,不宜烘烤。
·
温莪术将根茎煮沸后再煮2小时至熟透(竹筷轻戳能横穿根茎即可),取出摊放竹帘上晒干。
·
片姜黄将鲜侧生根茎纵切厚约0.7厘米的薄片、晒干,筛去末屑即成。
4、性状要求
· 温郁金呈长圆形或卵圆形,稍扁,有的微弯曲,两端渐尖,长3.5~7厘米,直径1.2~2.5厘米。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具不规则的纵皱纹,纵纹隆起处色较浅。质坚实,断面灰棕色,角质样;内皮层环明显。气微香,味微苦。
· 温莪术呈卵圆形、长卵形、圆锥形或长纺锤形,顶端多钝尖,基部钝圆,长2~8厘米,直径1.5~4厘米。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上部环节突起,有圆形微凹的须根痕或残留的须根,有的两侧各有1列下陷的芽痕和类圆形的侧生根茎痕,有的可见刀削痕。体重,质坚实,断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常附有淡黄色至黄棕色粉末。气香或微香,味微苦而辛。
· 片姜黄呈长圆形或不规则的片状,大小不一,长3~6cm,宽1~3cm,厚0.1~0.4cm。外皮灰黄色,粗糙皱缩,有时可见环节及须根痕。切面黄白色至棕黄色,有一圈环纹及多数筋脉小点。质脆而坚实。断面灰白色至棕黄色,略粉质。气香特异,味微苦而辛凉。
5、主要价值
· 煮熟晒干的块根称“温郁金”,能疏肝解郁,行气祛瘀,用于月经不调、肝炎、肝硬化、胆囊炎、心绞痛、癫癎、精神分裂症等。
· 煮熟晒干的根茎称“温莪术”,能破血散气,消积,用于闭经、痛经、症积。近来还报道用于治疗子宫颈癌、子宫颈糜烂及多种皮肤病有一定疗效。
· 其新鲜根茎切片称“片姜黄”,能行气破瘀,通经络。用于风湿痹痛,心腹积痛、胸胁疼痛,经闭腹痛,跌打损伤等血瘀气滞的症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