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园

您的位置:首页 百草园 百草园

【药食同源】葛根

发布时间:2023-02-18 09:19:00    本文出处:

葛根

出 处:《神农本草经》

功 效: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性 味: 甘、辛,凉

归经:归脾、胃经


主治

1 表证发热,项背强痛。本品甘辛性凉,轻扬升散,具有发汗解表,解肌退热之功。外感表证发热,无论风寒与风热,均可选用本品。治疗风热感冒,发热、头痛等症,可与薄荷、菊花、蔓荆子等辛凉解表药同用。若风寒感冒,邪郁化热,发热重,恶寒轻,头痛无汗,目疼鼻干,口微渴,苔薄黄等症,常配伍柴胡、黄芩、白芷、羌活等药,如柴葛解肌汤 (《伤寒六书》) 。本品既能辛散发表以退热,又长于缓解外邪郁阻、经气不利、筋脉失养所致的颈背强痛,故风寒感冒,表实无汗,恶寒,项背强痛者,常与麻黄、桂枝等同用,如葛根汤 (《伤寒论》) ;若表虚汗出,恶风,项背强痛者,常与枝枝、白芍等配伍,如桂枝加葛根汤(《伤寒论》)。

2 麻疹不透。本品味辛性凉,有发表散邪,解肌退热,透发麻疹之功,故可用治麻疹初起,表邪外束,疹出不畅,常与升麻、芍药、甘草等同用,如升麻葛根汤 (《阎氏小儿方论》) 。若麻疹初起已现麻疹,但疹出不畅,见发热咳嗽,或乍冷乍热者,可配伍牛萝子、荆芥、蝉蜕、前胡等药,如葛根解肌汤 (《麻科活人全书》)。

3 热病口渴,消渴证。本品甘凉,于清热之中又能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有生津止渴之功。用治热病津伤口渴,常与芦根、天花粉、知母等同用。治疗消渴证属阴津不足者,可与天花粉、鲜地黄、麦门冬等清热养阴生津药配伍,如天花散(《仁斋直指方》) ;若内热消渴,口渴多饮,体瘦乏力,气阴不足者,又多配伍乌梅、天花粉、麦冬、党参、黄芪等药,如玉泉丸 (《沈氏尊生书》)。

4 热泄热痢,脾虚泄泻。本品味辛升发,能升发清阳,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奏止泻痢之效,故可用治表证未解,邪热入里,身热,下利臭秽,肛门有灼热感,苔黄脉数,或湿热泻,热重于湿者,常与黄芩、黄连、甘草同用,如葛根芩连汤(《伤寒论》)。若脾虚泄泻,常配伍人参、白术、木香等药,如七味白术散 (《小儿药证直诀》)。 此外,葛根能直接扩张血管,使外周阻力下降,而有明显降压作用,能较好缓解高血压病人的“项紧”症状,故临床常用治高血压病颈项强痛,如北京同仁堂生产的愈风宁心片即由葛根一味药组成。


用法

煎服,9~15g。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宜生用,升阳止泻宜煨用。


相关古籍

1《神农本草经》:“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2《名医别录》:“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止痛,胁风痛。”“生根汁,疗消渴,伤寒壮热。”

3《药性论》:“治天行上气,呕逆,开胃下食主解酒毒,止烦渴。熬屑治金疮,治时疾解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