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园

您的位置:首页 百草园 百草园

【药食同源】紫苏

发布时间:2023-02-17 14:14:00    本文出处:

紫苏

出 处:《名医别录》

功 效: 解表散寒,行气宽中

性 味:辛,温归 经:归肺、脾经

主治

1 风寒感冒。本品辛散性温,发汗解表散寒之力较为缓和,轻证可以单用,重证须与其他发散风寒药合用。因其外能解表散寒,内能行气宽中,且略兼化痰止咳之功,故风寒表证而兼气滞,胸院满闷、恶心呕逆,或咳喘痰多者,较为适宜。治疗前者,常配伍香附、陈皮等药,如香苏散 (《和剂局方》)。治疗后者,每与杏仁、桔梗等药同用,如杏苏散 (《温病条辨》)。

2 脾胃气滞,胸闷呕吐。本品味辛能行,能行气以宽中除胀,和胃止呕,兼有理气安胎之功,可用治中焦气机郁滞之胸院胀满,恶心呕吐。偏寒者,常与砂仁、丁香等温中止呕药同用,偏热者,常与黄连、芦根等清胃止呕药同用;若胎气上逆,胸闷呕吐,胎动不安者,常与砂仁、陈皮等理气安胎药配伍;用治七情郁结,痰凝气滞之梅核气证,常与半夏、厚朴、获苓等同用,如半夏厚朴汤 (《金匮要略》) 。 此外,紫苏能解鱼蟹毒,对于进食鱼蟹中毒而致腹痛吐泻者,能和中解毒。可单用本品煎汤服,或配伍生姜、陈皮、霍香等药。


用法

煎服,5~9g,不宜久煎。


相关古籍

1《名医别录》:“主下气,除寒中。”

2《滇南本草》:“发汗,解伤风头痛,消痰,定吼喘。”

3《本草纲目》:“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